行业资讯information

资讯中心

联系我们

电 话:025-84720850

邮 箱:ht@njhtjr.com

地 址: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裙楼2楼(总部)

重磅!央行超预期降息10个基点,对你的房贷也有影响!

时间:2022-01-17 17:36 阅读:1099 来源:互联网

降准、降息、房贷利率下调,近期的利好暖风可谓是不断。

这不,距离2021年12月降准仅仅一个月,央行再次下调政策利率!


这也是自2020年4月之后,首次下调政策利率!

在政策利率降息的强势带动下,可以肯定的是,1月20日(本周四)新一轮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最新报价中,也会带动近两年未动的5年期LPR下调。5年期LPR下调对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的覆盖面更大。

其中,7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操作,中标利率为2.85%,较前次下降10个基点。
这意味着,1月20日的LPR(贷款市场报价利率)至少有10个基点的降息空间。
对于这次定向“降息”,央行称是为了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。

市场人士指出,当前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仍大,需要逆周期政策加大呵护力度。

而降息则有利于增强银行信贷供给能力与意愿,降低企业融资成本。

如果5年期利率降息10个基点成为现实,对楼市的影响不言而喻。

众所周知,在中长期贷款中,房地产贷款,尤其是个人购房贷款所占比重非常大。

市场人士预计,1月MLF利率下调后,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报价跟进下调,明显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,并释放货币政策靠前发力信号,而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也会有所缓解。

房贷利率是影响楼市最重要的因素之一。
房贷利率下调,减轻了购房者月供负担,而传导出的购房利好情绪会成倍放大,造成楼市快速反弹。

那么MLF和LPR的关系是什么?房贷利率走势下行还会持续吗?给购房者传达的信息是什么?

MLF和LPR到底是什么关系?

MLF,是央妈通过商业银行的手,将货币注入市场的一个货币政策工具。

具体的操作是,央妈通过招标方式将钱贷给商业银行、政策性银行,而银行需要将国债、央行票据、政策性金融债、高等级信用债质押给央行。

商业银行拿到钱之后,要定向借贷给央妈想要帮助的地区和企业。

所以MLF也被称作“利率之锚”。

LPR是什么意思呢?

学名叫做贷款基础利率,定价机制采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的方式,是和这个“锚”挂钩的。

我们都知LPR的产生流程,是由18家报价银行在MLF基础上加点后得出初始价格,然后经过去掉最高值和去掉最低值的模式来定出来的价格,就是LPR。

两者的关系是:

LPR利率=央行公开的MLF利率+18家银行每月报价平均加点。

因为购房贷款属于长期借贷,所以属于“5年期以上”的LPR利率。

那么我们就总结出MLF下调,房贷利率就有了下调动力,是同向性关系。

为何降息?

去年两次降准后流动性并未出现大幅宽松,货币政策“量”宽松的意义减弱,市场更加关注“价格”信号的指向意义。但由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品种丰富,因此需要从中遴选合适的指标来代表“价格”信号的变化。

央行多次指出,完善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(OMO)为短期政策利率和以中期借贷便利(MLF)利率为中期政策利率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,有效实现操作目标。可见逆回购与MLF利率才是央行认为的政策利率信号。

1月17日,1年期MLF和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分别为2.85%、2.10%,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。记者采访了解到,央行此次降息主要有以下原因:

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,货币政策需靠前发力稳增长。

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114万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8.1%。分季度看,一季度同比增长18.3%,二季度增长7.9%,三季度增长4.9%,四季度增长4.0%,季度同比增速连续回落。

2021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,我国经济发展面临“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”三重压力。会议还要求,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,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,政策发力适当靠前。货币政策降息即是这一要求的体现。

“受国内突发疫情加重、原材料等成本高企、经济周期性回落压力仍大等因素影响,预计2022年一季度GDP增速或仍处于4%左右的偏低位置,这意味着二三四季度国内GDP稳增长压力较大,货币政策需要加码护航。”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表示。

人民银行去年3月发布的工作论文《“十四五”期间我国潜在产出和增长动力的测算研究》称,通过生产函数法测算出“十四五”期间我国潜在产出增速在5%-5.7%,总体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。显然,现在GDP增速已低于潜在增长水平。

二是一季度是降息的窗口期。

国外看,受通胀水平居高不下影响,2022年3月份以后美联储开启加息进程的概率提升,美联储加息后会对我国降息形成一定制约。国内看,通胀压力尤其是PPI进入下行通道:2021年12月PPI上涨10.3%,涨幅比上月回落2.6个百分点。

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称,在高通胀压力下,今年美联储将加快政策收紧步伐,其中包括可能在年底实施缩表,甚至最早3月就可能启动加息。由此,为避免国内降息与美联储加息“撞车”,进而给人民币汇率带来较大下行压力,央行1月降息落地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货币政策操作的前瞻性。

三是降息有利于缓解银行面临的“三大约束”(流动性、资本、利率),增强银行信贷供给能力与意愿,降低企业融资成本。

Copyright © 2003-2023   南京恒泰优服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.   备案号:苏ICP备13052963号